网上有关“【晓荷·情】世上有朵美丽的花(散文)”话题很是火热,小编也是针对【晓荷·情】世上有朵美丽的花(散文)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希望能够帮助到您。
摘要:世上有朵美丽的花 那是青春吐芳华……
兵团长大的孩子对棉花都不陌生,甚至有一份独独的情愫。
在更深露重的清早,和同伴们呼呼啦啦跳上二八杠自行车,歪歪扭扭地疾驰在土路上,有时顶着月亮,拖着单薄的影子,听着怪鸟的哂笑,穿行在从未走过的林间小道,不知哪来的勇气和胆量,只有兴奋,小鹿般莽撞闯进田野的晨光曲里……
如果说美好的回忆都是暖色调,像《阳光灿烂的日子》那般用光影铺叙,白花花大面积的光亮,斑驳阑珊的树影,毛茸茸软软的、还挂着朝气蓬勃的汗珠的轮廓光,混合剪辑出来的……那么捡棉花的那段回忆,远不止这些。那段回忆的背景色还应该有梵高《向日葵》那样的笔触,有目眩神迷的配色,有炙热纯朴的质地。
晚秋隐现雪山的天空,呈现出神明智者般的恬淡和深邃。游移的云也变换了姿态,大朵大朵棉花糖似的云停留在宫崎骏的动漫里,停留在盛夏光年里。变得丝丝缕缕、淡描轻写,给天空大面积留白,恰有几分氤氲的禅意。白杨树迎来了最美的时候,万千树叶浸透霜霞、饱蘸风露,褪去油光水滑的绿、绒绒浅浅的白,身披金衣、头染酡红,看尽尘世喧嚣依然不言不语,醉枕秋风、随风漫舞,在夕照宏大的怀抱中遗世独立、万千潇洒。阳光拥挤的降落树林,被筛成细细长长的影,细细长长的影又彼此平行,密密麻麻斜铺了一地。
田野上空有微薄的紫气盘旋,现在想来亦真亦幻。广阔无垠的棉田接连到天际。第一次捡棉花,惊奇于她的特别,怎么会有这么美丽可爱的花儿,捧在手心里绵绵柔柔,心也变得暖暖和和。撕开后丝丝缕缕,里面安卧着棉籽。一瓣瓣紧紧簇拥在一起,多么美丽纯真。好似仲夏的云仙子坠入凡尘。她刷新了我对草本木本植物花朵的认知,她是厚重的,不是单薄纤弱的。她是纯白的,不是矫揉雕饰的。她是坚强的,不是零落成泥、终为土灰的。
洁白柔软的棉花,在日出前还覆着零星晶莹的碎冰,在熹微的柔光里更显冰清玉洁之姿,至今记得采摘时指尖触碰时的冰寒,小手冻得通红,手指上被棉花壳刺破,腿上衣物也浸润了露水。好在这大西北的太阳一会就蒸腾完了田野的水分,气温不断爬升,额角就淌出了汗。好不容易挨到了中午,承包户提来了午饭,通常是简简单单的白菜冬瓜萝卜之类的菜,刚蒸好的馒头,大家就席地而坐,有的筷子找不见了,三下两下跑到田埂折了一副红柳筷,心满意足地吃,可能是劳动之后,大家都对这些饭菜赞不绝口。口渴难耐,承包户的大桶茶也别有滋味,清凉降暑。调皮的男生顺手拔下一颗水灵灵的大白萝卜,脆生生的气味弥漫。暑气正盛,就索性歪倒在棉花包上小憩,就这样天为被、地为席,很是快意。
当太阳在头顶一点点坠下的时候,棉花包一点点长高的时候,空气的凉意一点点袭来的时候,顾不得弯腰劳作的身体又累又乏,一心想能够完成规定的任务,不拖班级的后腿。等到暮色沉沉、田野昏暗沉寂的时候,天边冷月一弯、星子浮浅,只看见棉田里人影幢幢,大家排队称称过斤,有的女生是拾花能手,棉花包比人高出许多,还压得瓷瓷实实,任人拖拉,岿然不动。这时男生就默默地过来嬉闹着背着、扛着到地头。自然,女生明天会答谢他一个馒头或苹果。
棉田里不仅仅是枯燥的劳作,更有我们的自娱自乐。流行歌唱得极好的男生,在空阔的棉田里,开启了个人演唱会,一首首歌诉着衷肠唱给爱慕的女孩子。率真忧伤的歌声带着懵懂青涩的情愫,也有故作成熟深沉的可爱,可是最多的还是脆弱敏感真诚的心,就像棉花身上的朝露,去日苦多。
不知谁忽的大叫:“野鸡!在那,快!”霎时间,全班列阵以待,布下网格、来回包抄惊吓这只倒霉的野鸡,只见野鸡扑棱翅膀上下翻飞。有幸运逃过一劫的野鸡野兔,也有被我们缴获的,通常把它送给棉田承包户来抵消我们趟坏的棉花的损失。捡到蘑菇或是野鸡蛋就塞进口袋,带回家给爸妈邀功。
在连队广播嘈杂的背景声中,一天的劳动结束了,老师和承包户的手电摇摇晃晃,纷乱的脚步扬起地头的尘土,一阵急急的车铃声闯进暮色,一串串身影在杨树林里此起彼伏,像一群跳跃的音符。那时的我们有裹着轮廓光的青春侧颜,乌黑茂密野蛮生长的头发,光洁整齐的牙齿,车轴飞速在平行的树影上转动,忽明忽暗。我们追逐吵闹,全然没有劳动一天的疲态,满心是回家的欣喜。
直到初三,学业繁重我们再也没有机会参加拾花劳动,直到再后来由于家长们的反对,学生再也不用受这一个月的体力劳动之苦,也再也没有机会沉浸到自然里,体会日晒雨淋、忍饥受饿、努力完成任务之苦。拾花劳动成为一个过去,也成为我记忆里的暖茶,现如今有了自己的孩子,它又成了一个遗憾。
棉花,伴随着生活的角角落落。且不说毛巾衣物,那件父亲年深日久的军绿色大棉衣,温暖的包裹我和妹妹好多个寒冬上下学的日子。家家户户都有塞满棉花的厚重的门帘,拉开门帘再冷的人都有归宿。我出嫁那天,父母准备了四床棉被,每个都填充了三公斤弹出来的棉花。被子花花绿绿、描龙绣凤。我心里是有不满的:现在那用的着这么厚的棉被?何况收纳起来也很头大。但父母告诉我:“被子谐音一辈子啊”。我摸着这些不潮的嫁妆,心里却很感动很踏实。
兵团的孩子不怕苦,三年级还没有棉花高就要去捡一个月的棉花,那时劳动是那么理所应当,让人向往。到了三年级父母会准备一个水壶、一支钢笔。水壶自然是拾花劳动的必备,钢笔是三年级后就可以像大人一样写钢笔字了。那时候非常期待这样有仪式感的两件事,好像拥有了这两个“特权”,就能像大人一样。现今只要看见棉田、接天连片的棉花心里就很暖、很亲切。棉花是柔软却有力量的花,“此花一开天下暖”,棉花暖身更暖心。
世上有朵美丽的花
那是青春吐芳华…… (责任编辑:副主编)
梦回丹阳之回忆(九)乡村童趣
我的父亲胆小甚微,我的父亲伟大至极!
记忆中的父亲总是挂着憨厚的笑容,露出并不整齐的牙,且总是羞于启齿。儿时父亲很少与我交流,但偶尔也会讲鬼故事和笑话给我听。
我慢慢的长大,父亲再与单处的时候,慢慢给会我讲人生的哲理,给我讲做人做事的原则,给我讲怎么为人处事。
也许在我没有真正认识父亲之前,我觉得他胆小懦弱,不善言辞,然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我对父亲的认知局限而为。
其实无形中父亲对我的影响是那么的深刻,我现在的职业就和父亲有莫大的关系。
闲暇的时候,父亲总是喜欢在空余的时候把家里的一切收拾的整整洁洁,总是会用最简单的物品陈列出最美好的场景。
在我小的时候,父亲有一首竹编的好手艺,他总是把每一件竹编农具做得跟工艺品一样,用他的话说就是“要做得像那么个样子!”
正是在他的熏陶下,让我对手艺人有莫名的尊重,也让我长大后走上了从艺的道路。
父亲年青的时候应该也是个文艺青年,挎过绿军包,穿过解放鞋,也是村里最早骑上二八杠的。父亲很朴实,但我记得父亲很早就戴上了一块双狮机械表,这也许是他最钟爱也是最好的佩戴了,那块表一戴戴到了去年才光荣下岗。
父亲舍不得钱也舍不得那块表,就花钱在一个修表店里买了一块与之前那块一模一样的二手表。
父亲文化程度并不高,应该只读了几册书,但父亲书写水平并不差,我看见过他记的台账,仅仅有条,公整且写算工整明了。
年轻时他当过队上的保管员和采购员,也曾走过附近的很多县城,还算见识颇广,因为这些我也对书写有着浓厚的兴趣。
父亲是改革开放的践行者,80年代初便开始做买卖,一直和食品业打交道很多年,开始做生鲜买卖,从成都进货到德阳进行贩卖,后来开始和同村的一位叔叔做熟食生意,当时也算得上是改革开放的第一批万元户,再到后来与他人合伙做餐馆,到后来的后来父亲在餐馆做主厨一直做到退休的年龄。
父亲现在已经近70岁了,这一生虽然不算大富大贵,但是我觉得我的老父亲是我这一辈子最值得敬佩的人。
在我近两年的人生坎坷中 ,父母亲真的是为我操碎了心,在我无力挣扎和对生活失去信心的时候,是父亲为我撑起了一片希望的天空,是他给了我内心的慰藉,是他给了我努力生活的方向,是他让我感受到了什么叫父爱如山,是他给了我一种笑看人生、泰然处之的人生哲理。
谢谢你!我的父亲,感恩这一辈子遇见你和母亲,我觉得我儿时是幸福的,现在仍然是幸福的,希望时间能再慢一些,慢过我报答与感恩你们的步伐,儿子愿意用余生来报答你们的余生。
我这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,行过许多地方的桥,看过许多次数的云,喝过许多种类的酒,始终记得是丹阳的路,故乡的圩桥,行宫的祥云和闪着琥珀金光的封缸酒。
忘不掉的乡情,挥不去的记忆。童年时所有的点点滴滴,都在回忆中慢慢鲜活起来,一个个片段,一段段场景,逐渐变得生动而又清晰。童年时光是短暂而美好的,它承载了很多我们的记忆与美好,承载了我们很多童真与梦想,能不时拿出来回忆回忆也是人生一大快事。
我小时候体弱多病,父母百般宠爱,虽然是小男孩,可是后脑扎了一根辫子,一直到十岁才剪掉。两个姐姐一个妹妹,什么都让着我,整个童年都是一部快乐史。
在那个物质极度贫乏的年代,鸡蛋都是一种奢侈品,偶尔感冒发烧生病时,才能吃上一次。记得小时候,总有走街串巷的换糖的,一听到敲锣的,我便飞也似的拿着牙膏皮、鸡肫皮、破布烂鞋什么的跑出去,换什么炒米糕、麦芽糖等等。我那时经常肺炎,老是流鼻涕,边跑边用衣袖擦鼻涕,因而两只衣袖总是被擦的油光锃亮,后面一只小辫子跑的飞起来。现在想想,也是绝对的 搞笑 。所以小时候的换糖先生,也成为了一个不可磨灭的温馨回忆。现在的乡村,挑担的换糖先生再也看不到了,仅仅是我们那个年代的一代人的童年记忆。
那些年,是计划经济的年代。在农村买煤油、火柴、棉布、肥皂什么的,都要凭票供应。到过春节时,才会发放糖票、烟票等等。因此,零食几乎不可得。春末夏初的午后,于是一大帮孩子成群结队地去村后的桑树林里,采桑果吃。白的、青的、红的、紫的,满树都是。白的未熟,青的涩嘴,红的酸中带甜,紫的甜人心脾。大块朵颐之余,脸上手上衣服上,全是红紫果浆,回去免不了挨一顿收拾。更可怕是,桑树上许多洋辣子,许多小伙伴身上脸上被蛰的一块一块的,又疼又痒,却也乐此不疲。早已消失的桲落坟,留给了我们最美的唇齿之香,徒留回忆在心中…
春天的隔冬红薯,甘甜如蜜;夏天三分钱的冰棍,砭人肌骨;秋天犁下的野茡荠,脆如水果;冬天火盆的各种爆豆,清香如斯。秋冬下叫的红薯,过了一个冬天,到第二年初春拿出来,那叫一个甜,是许多人儿时甜蜜的记忆。夏天,总有人骑着自行车,后面载一个木箱,边骑边用木块拍打木箱,叫唤着卖冰棍,三分一支,五分一支是赤豆的,咬一口冰冰凉透心凉,于是夏天就在知了声和冰棍吆喝声悄悄过去了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,见天跟在大伯他们后面,他们用牛犁着地,我们一帮孩子就紧随其后,寻找犁开新地中的野茡荠,虽然很小但很甜,现在己经找不到这种野趣了。那时候的冬天比现在冷多了,雪下的很大,屋檐下的冰凌挂得很粗很长,有时候早上下雪下的门也推不开,于是大家都呆在家里猫冬,陶盆里装上粗糠生上火,边焐手脚边把各种豆子放盆里爆,吃的嘴巴黑黑的,满口生香,却开心的不得了。天一放晴,一帮小伙伴便去挤墙角,彼此对挤,以人体取暖。那时很单纯,很容易满足,而且开心是由内而外,发自心底的快乐。
少年时代,西红柿、黄瓜、香瓜等瓜果梨桃都是稀罕品。因为嘴馋,我晚上组织一帮人去生产队摘西红柿。大家偷偷猫入地里,每个人摘了几个,由于人多动静大,不知道谁在寂寞的夜里咳了几声嗽,惊动了搭着窝棚的守夜者。于是装着三节干电池的手电筒亮了起来,把西红柿地照的如同白昼。大家顿时作鸟兽散,纷纷四处奔跑。记得我的一个侄子还跑丢了鞋,最后还是抓住了一两个人,随即这一两人马上"叛变招供",第二天一早我们便被告到村小学,我是班长兼组织者,于是被罚站了一天,撸了班长给了告密者。还有,那时流行小麦换水果,家家什边地里可以种那么一丁点小麦,我妹看到水果馋,怂恿我拿小麦去换水果。每次吃完水果,我妹肯定晚上第一时间告发我,于是少不了父母一顿收拾。
记忆最深的一次是干塘卖鱼。村西关王庙西边有个无主水塘,大约二三十平方大小,我灵机一动,这野水塘淘干了应该有不少鱼呀!于是,我召集七八个小伙伴,用木桶和搪瓷盆接力,生生把水淘干,用时三四个小时。果不其然,里面有大小鲫鱼十几斤。拿到村上卖了五块钱,五块钱在那时可不得了,那可是一笔巨款。于是领着小伙伴一行,步行去了九里"消费",买了连环画,买了烧饼油条和糖果,剩下的买了纸墨笔砚等学习用品。
那个年代虽然物质亏乏,但是童年的我们自得其乐,非常开心。掏骑二八杠自行车的三角杠,钓田鸡,放黄鳝,捉知了,抓萤火虫,掏蜜蜂,滚铁环,挑竹棍,跳橡皮筋,砸铜板,弹玻璃珠,打火柴枪,赢火柴皮等等,都是童年最美的记忆。
回不去的童年,忘不掉的记忆。至今为止,走过了不少城市,看过了许多风景,却依然忘不掉童年的光影,回忆有时是浓的化不开的结,为童年,为那些曾经啼笑皆非、童趣横生的故事。回忆是一座桥,却是通向故乡的牢。致敬童年,致敬故乡,致敬那些活在孩提时代回忆里的少年弟兄。
坐在星巴克喝着卡布奇诺,思绪如同咖啡一样醇香,愿我们放下所有疲惫,归来仍是少年。
2020.10.18于上海
关于“【晓荷·情】世上有朵美丽的花(散文)”这个话题的介绍,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,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!
本文来自作者[绿夏]投稿,不代表答辩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dbssx.com/cshi/202502-1658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答辩号的签约作者“绿夏”!
希望本篇文章《【晓荷·情】世上有朵美丽的花(散文)_1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答辩号]内容主要涵盖:国足,欧洲杯,世界杯,篮球,欧冠,亚冠,英超,足球,综合体育
本文概览:网上有关“【晓荷·情】世上有朵美丽的花(散文)”话题很是火热,小编也是针对【晓荷·情】世上有朵美丽的花(散文)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...